相較國語或京片子,余光中說,有八音 翻譯閩南語、九音的客家話,不管文字、音調更貼近文言文,民進黨當局想推行閩南語,更應鼓勵孩子念古詩詞及文言文,且要高聲朗誦出來,更能彰顯閩南語的典雅與美麗。
高中國文課綱擬大刪文言文比率激發爭議,中山大學榮譽傳授余光中昨天指出,白話與文言、台灣與中漢文化,都不應一刀割斷 翻譯社文言文是幾千年中漢文化 翻譯載體,延續了老祖先幾千年來的思惟、觀點和結晶,「若是把它拋掉不消,我們就會釀成沒有記憶的民族!」國文教學及寫作應文白、中西、古今和諧。民進黨當局推廣本土說話,反而更要念貼近閩南語的文言文。
余光中說,他雖用白話文創作,但受過文言文練習,有助文字更精練。他感嘆,很多年青人憎惡文言文、愛念白話文,但白話文仍是寫不通,不是中文不敷用,而是文言文沒讀透,才會一堆贅字冗詞、歐化語法。
余光中十二年前就倡議搶救國文教育同盟。余光中籍貫是福建泉州永春,算是閩南人,他說,從小父親就教他念文言文,大多是「文以載道」的文章,但他偏好跟著舅舅念赤壁賦、秋聲賦、阿房宮賦等「美文」,也喜好詩詞,不單讀,還喜好吟詠、朗誦,更能捉住神韻。
本土詩人渡也:不愛大陸 但文化不克不及切割
渡也認為,「文白比應當參半」,一小我的文化底子,須從古文裡面來。國高中六年可從文言文學到中國文化的精華,平凡講話或寫作也都能派上用場,腦殼和表達才不會「空洞無物」。
教育部比來審議高中國文課綱草案,是不是把文言文比率由原草案四成五到五成五刪到三成,引起各方辯論。中研院士王德威等國內外學者上周創議連署,呼籲課綱拋開文白比之爭、勿淪為意識形態 翻譯工具,已有作家余光中、白先勇、齊邦媛、渡也等上萬人連署 翻譯社
中研院士發起連署已破萬 籲拋開文白比之爭
本土詩人渡也暗示,他不喜歡大陸的「政治」,也從未去過大陸,但未否決大陸的文化,因為「文化」不能切割,如今利用 翻譯國字、國語從大陸來,就算閩南語,也來自於福建,無法薪盡火滅。盼否決文言文、要刪文言文篇數者三思,不能因文言文是大陸的就不要 翻譯社
文章來自: 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6885/2673761有關翻譯的問題歡迎諮詢天成翻譯社